一、課程類別:網絡與新媒體專業(yè)專升本課程
二、編寫說明:
1、本考核大綱參考匡文波的教材《新媒體概論(第三版)》進行編寫。
2、本大綱適用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(yè)專升本考試。
三、課程考核的要求與知識點
第一單元?新媒體理論基礎
第一章 新媒體導論
1.識記:(1)新媒體的定義;(2)網絡傳播的定義
2.理解:(1)新媒體迅速發(fā)展的原因;(2)手機媒體的使用
3.運用:(1)新媒體對傳媒業(yè)的沖擊;(2)信息技術的作用
第二章 新媒體研究的理論模型
1.識記:(1)人際傳播的定義;(2)大眾傳播的定義;(3)新媒體的特征
2.理解:(1)新媒體議程設置的手段;(2)社會控制的弱化
3.運用:(1)創(chuàng)新擴散理論模型;(2)技術接納模型;(3)計劃行為理論模型
第三章 新媒體用戶特征研究
1.識記:(1)受眾;(2)網絡受眾;(3)網民
2.理解:(1)新媒體的互動性;(2)沉默螺旋理論;(3)馬太效應
3.運用:(1)新媒體對受眾權的突破;(2)網民的心理特征分析;(3)網民的行為特征分析
第二單元?新媒體的類型和形態(tài)
第四章 新媒體的類型
1.識記:(1)電子郵件;(2)BBS;(3)社交網站
2.理解:(1)網上聊天的特點;(2)Web2.0的特征
3.運用:(1)BBS塑造輿論的多元空間;(2)網絡中的大眾傳播
第五章 Web1.0時代新媒體的主要形態(tài)
1.識記:(1)搜索引擎的定義;(2)門戶網站的概念
2.理解:(1)垂直網站;(2)電子商務網站
3.運用:(1)淘寶網的優(yōu)勢與不足;(2)網絡信息的過濾和分析
第六章 博客
1.識記:(1)博客的概念;(2)博客的特點
2.理解:(1)微博的發(fā)展;(2)微博的優(yōu)勢與不足
3.運用:(1)微博對新聞傳播的影響;(2)博客的問題
第七章 微信
1.識記:(1)微信的概念;(2)微信的特點
2.理解:(1)微信的傳播優(yōu)勢;(2)微信與QQ
3.運用:(1)微信的社會影響;(2)微信與微博的異同
第八章 社交網站
1.識記:(1)社交網站的概念;(2)社交網站的特點
2.理解:(1)社交網站的發(fā)展;(2)社交網站的問題
3.運用:(1)社交網站的社會影響;(2)社交網站對青少年的影響
第九章 視頻網站
1.識記:(1)視頻網站的概念;(2)視頻網站的特點
2.理解:(1)視頻網站的發(fā)展;(2)視頻網站的“長尾”
3.運用:(1)視頻網站對傳播行業(yè)的影響;(2)視頻網站的媒體化路線;(3)視頻網站上的版權爭議
第三單元 ?新媒體管理
第十章 新媒體的宏觀管理
1.識記:(1)數字鴻溝;(2)網絡暴力;(3)網絡輿論
2.理解:(1)新媒體的負效應;(2)網絡實名制;(3)新媒體的雙刃性
3.運用:(1)新媒體的管理對策
第十一章 新媒體輿論成為社會輿論的主體
1.識記:(1)網絡輿論;(2)新媒體輿論的特性;(3)網絡輿論蝴蝶效應
2.理解:
(1)網絡輿論蝴蝶效應的要素及特點;
(2)網絡意見領袖三要素;
(3)網絡意見領袖的影響因素;
(4)傳統(tǒng)媒體的協同動機;
(5)傳統(tǒng)媒體協同效果影響因素
3.運用:
(1)網絡論壇輿論與微博輿論的比較
第十二章 新媒體輿情的應對策略
1.識記:(1)新媒體監(jiān)管難點;(2)輿情分析的主要方法
2.理解:(1)網絡輿論發(fā)展的新特點
3.運用:(1)針對輿情傳播現狀需要采取的對策
第十三章 網絡謠言及其管理
1.識記:(1)謠言的概念;(2)謠言的傳播形式
2.理解:(1)微博謠言與網絡謠言的異同
3.運用:(1)新媒體條件下謠言的傳播及對策
第十四章 新媒體的微觀經營
1.識記:(1)網絡廣告的定義;(2)網絡廣告的形式;(3)電子商務
2.理解:(1)網絡廣告的特點;(2)網絡廣告的發(fā)展;(3)電子商務的安全問題
3.運用:(1)網絡廣告的效果評估;(2)網絡廣告的監(jiān)管;(3)收費服務模式
第十五章 新媒體中的著作權保護
1.識記:(1)署名權;(2)發(fā)表權;(3)發(fā)行權
2.理解:(1)新媒體著作財產權的保護;(2)“避風港”原則;(3)“紅旗”原則
3.運用:(1)與新媒體有關的傳播權限制 ;(2)新媒體著作權的技術保護
第四單元 新媒體的發(fā)展:移動信息傳播
第十六章 手機媒體
1.識記:(1)手機媒體
2.理解:(1)手機媒體的發(fā)展趨勢
3.運用:(1)手機媒體與新聞傳播的互動關系
第十七章 新技術與新媒體的未來
1.識記:(1)矩陣分解方法;(2)信息繭房;
2.理解:(1)新聞推薦算法存在的問題
3.運用:(1)推薦算法的發(fā)展方向
四、課程考核實施要求
1、考核方式
本考核大綱為網絡與新媒體專業(yè)專升本學生所用,考核方式為閉卷考試。
2、考試命題
(1)本考核大綱命題內容覆蓋了教材的主要內容。
(2)試題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比例為:識記的占25%,理解約占45%,運用約占30%。
(3)試卷中不同難易度試題的比例為:較易占50%,中等占30%,較難占20%。
(4)本課程考試試題類型有名詞解釋、填空題、簡答題和論述題等四種形式。
3、課程考核成績評定
考試卷面成績即為本課程成績。
五、教材及參考書
參考書目 匡文波.新媒體概論(第三版)[M].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19.
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轉載、學生投稿,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、建議或者投訴,請聯系郵箱(1296178999@qq.com)反饋。 未經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者建立鏡像, 如有違反,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
本文標簽: 湖南專升本考試專升本備考 上一篇:2021年吉首大學考試大綱 -《藥物化學》 下一篇:2021年吉首大學考試大綱 -《新聞學基礎理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