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萍鄉(xiāng)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(現(xiàn)代漢語)

瀏覽次數(shù):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5-03

一、適用專業(yè)

本大綱適用于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。

二,課程和教材的性質

本課程是專升本漢語言文學專業(yè)的一門基礎課程。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》等政策法規(guī)為依據(jù),系統(tǒng)講授現(xiàn)代漢語通用語言文字的基本理論和知識,訓練基本技能,培養(yǎng)和提高學生理解、分析和運用現(xiàn)代漢語通用語言文字的能力,為學生今后從事漢語教學及其他語言文字相關工作打下良好基礎。

大綱主要依據(jù)黃伯榮、廖旭東主編輯《現(xiàn)代漢語》(六個新版本,靠前冊、第二冊),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。

三、考核內(nèi)容

靠前章導言

1.現(xiàn)代漢語包括現(xiàn)代漢族的共同語言和方言。本課程主要講共同語言。共同語言的口頭和書面形式。

2.現(xiàn)代漢族的共同語言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語音,以北方方言為基本方言,以典型的現(xiàn)代白話作品為語法標準的普通話?,F(xiàn)代漢族共同語言的形成。

3.現(xiàn)代漢語方言。七個方言區(qū)。方言與共同語言的關系。

4.現(xiàn)代漢語的特點:語音特點、詞匯特點和語法特點。

5.現(xiàn)代漢語的地位。

6.規(guī)范漢語,普及普通話。

第二章發(fā)言

1.演講概述

(1)言語的性質:身體的、生理的和社會的

(2)發(fā)音的基本概念:音節(jié)與音素,輔音與元音,聲母、韻母、聲調、輔音與聲母的關系,元音與韻母的關系。

(3)漢語拼音方案。

2.輔音和聲母。

(1)輔音的發(fā)音。按發(fā)音方法分類:停音、擦音、停擦音、鼻音、邊音;濁音,濁音;送氣音,無送氣音。根據(jù)發(fā)音部位,可分為雙唇音、唇齒音、前尖音、中尖音、后尖音、前舌音(舌音)和后舌音(舌音)。

(2)聲母的發(fā)音。

(3)聲母識別。

3.元音和韻母。

(1)元音和韻母的發(fā)音。單元音韻母,復元音韻母,鼻音韻尾韻母;四個電話;區(qū)分難的總決賽。

(2)韻母的結構。

4.語氣。調整值和類別;普通話的聲調;聲調歧視。

5.教學大綱。音節(jié)的結構;拼音;音節(jié)的拼寫。

6.音變。

①變調。上聲變調,“一,不”變調。

(2)輕聲。輕聲的本質和規(guī)律,輕讀的規(guī)律。

(3)二花的性質和作用,二花音變的主要規(guī)律。

(4)語氣詞“啊”的音變。

7.語音標準化。建立發(fā)音標準,普及標準發(fā)音。

第三章正文

1.漢字的產(chǎn)生、特點和作用。

2.漢字形體演變:甲骨文、金文、篆書(大篆、小篆)、隸書、楷書、草書、行書。漢字演變的簡化趨勢。

3.漢字的構成單位:筆畫和部件。漢字的書寫順序。漢字的構成方法:象形、意、識、音。漢字構造的語音走向。

4.用標準漢字。掌握整理好的漢字,糾正錯別字。

第四章詞匯

1.詞匯。詞匯單位:語素、詞、固定短語、縮略語。

2.語素。確定語素的方法-替代法。語素分類。

3.單詞及其構成。單詞是可以獨立使用的最小語言單位。簡單詞和復合詞。復合詞有三種:復合詞、附加詞和重疊詞。復合詞的結構。

4.語素、詞和詞之間的關系。

5.意義是一個詞的內(nèi)容。詞義的概括性。詞義模糊。詞義的民族性。詞義構成。

6.意義和義素。意義是對詞語理性意義的分項描述。單音詞和多義詞。多義詞之間的關系。同音字。

7.語義場。語義場是根據(jù)不同詞的共同特征或關系進行比較而劃分的一個類別。語義場類型:類屬語義場、關系語義場、同義語義場、反義語義場等。

同義意義范疇:同義詞差異的主要方面。區(qū)分同義詞的方法。同義功能。

反義場的分類:互補反義場和極性反義場。反義詞失衡。反義詞的作用。

8.語境。根據(jù)上下文解釋單詞的意思。語境簡化了詞義。語境使單詞的意思具體化。語境增加了暫時的意義。語境表現(xiàn)了詞義的選擇性。

9.現(xiàn)代漢語詞匯的構成:基礎詞匯和一般詞匯?;驹~匯的特點:穩(wěn)定性、生產(chǎn)力和通用。舊詞、借詞、方言詞、工業(yè)詞、暗語。

10.成語;成語,諺語,成語,歇后語。習語的特點:意義的完整,結構的固化,風格的優(yōu)雅。習語的來源和結構。習語的作用和應用。成語和成語的區(qū)別。歇后語:比喻諧音。歇后語的應用。

11.詞匯的發(fā)展變化:新詞的出現(xiàn),舊詞的隱退和復出,詞義的演變。詞義演變的方式:詞義擴展、詞義縮小、詞義轉移等。

12.詞匯標準化原則。詞匯標準化:方言詞標準化、外來詞標準化、舊詞標準化、新詞標準化。

第五章語法

1.語法概述。語法和語法體系。語法的本質:抽象性、穩(wěn)定性和民族性。語法單位:語素、詞、短語、句子。句法成分概述。

2.詞性是詞的語法分類。分類是基于詞的語法功能、形式和意義,主要是詞的語法功能,即組合詞并充當句子成分的能力。形態(tài)特征(包括詞性變化)可以起到次要作用。詞義是指形態(tài)學上同類詞的一般意義。在大類中劃分子類時,意義很重要。實詞是構成詞:名詞、動詞、形容詞、區(qū)別詞、數(shù)詞、量詞、副詞、代詞、擬聲詞、感嘆詞。虛詞是非成分詞:介詞、連詞、助詞、語氣詞。

3.實詞

(1)名詞的語法性質。時間詞和方位詞。

(2)動詞的語法性質。判斷動詞、意愿動詞和方向動詞。

(3)形容詞的語法性質。形容詞和動詞結合稱謂。動詞和形容詞的異同。

(4)區(qū)分詞的語法性質。

(5)數(shù)詞的語法性質?;鶖?shù),序數(shù),約數(shù),倍數(shù)。

(6)量詞的語法性質。物質量詞,動量詞。

(7)副詞的語法性質。副詞形容詞和時間名詞的區(qū)別。

(8)代詞是指具有替代和指示功能的詞。人稱代詞、疑問代詞和指示代詞的語法特征。疑問代詞任意和想象指稱的用法。

(9)擬聲詞的語法性質。

(10)感嘆詞的語法性質。

4.虛詞。

(1)虛詞的語法特征。虛詞在漢語語法中的重要性。

(2)介詞的語法性質。介詞短語。介詞和動詞的區(qū)別。

(3)連詞的語法性質?!昂?,和,同,和,和,和”的用法。連詞和介詞的區(qū)別。

(4)助詞的語法性質。結構助詞“得、地、得”。短語“的”。動態(tài)助詞“著、著、過”。比較級粒子:相似且相同。其他助詞:所、給、被、連。

(5)語氣詞的語法性質。陳述語氣,質疑語氣,命令語氣,感嘆語氣。一起用語氣詞。語氣詞“的”和結構助詞“的”的區(qū)別。

5.詞語的組合和靈活運用。詞性誤用。

6.短語。一個短語的意思。短語的結構類型。實詞和實詞的組合:主謂短語、動賓短語、偏正短語、中補短語、聯(lián)合短語、同位語短語、連續(xù)謂語短語、兼語短語、量詞短語和方位短語。實詞和虛詞的組合:介詞短語和助詞短語。短語的功能類型:名詞短語(或體短語)、動詞短語和形容詞短語(后兩者可與稱謂短語組合)。短語內(nèi)部結構分析(層次分析法)。多義短語。

7.句法成分

(1)主語和謂語的構成。主謂意義類型。動詞和賓語的構成。對象的含義類型。

(2)屬性的形成。限制性屬性和修飾符屬性。定語和助詞“的”。多層定語。狀語的構成。狀語和助詞“地”。多層狀語。補語的構成。補語的類型。補語和賓語的順序及其區(qū)分。Head:定語和狀語之后的頭,補語之前的頭。

(3)獨立語言:插入語、稱呼語、感嘆語、擬聲詞。

8.單句。

(1)句式:陳述句、疑問句、祈使句、感嘆句。疑問句:是非問句、特定問句、選擇性問句、正反問句。

(2)句式:主謂句,不是主謂句。主謂語句:名詞謂語句、動詞謂語句、形容詞謂語句、主謂語句、非主謂語句:動詞非主謂語句、形容詞非主謂語句、名詞非主謂語句、感嘆語句、擬聲詞語句。幾種常見句式:“把”字句、“被”字句、雙賓句、連續(xù)謂語句、兼語句、存現(xiàn)句。

(3)變式句。

(4)換句。

9.單句常見語言疾病考訂。句法成分不匹配、不完整或冗余,語序不當,句式混雜、歧義。

10.復合句

(1)簡單句和復合句的區(qū)別。復合句中從句之間關系的表達,復合句中從句的結構。

(2)復句的意義類型。并列、接續(xù)、解釋、選擇、遞進。深刻復句:轉折、條件、假設、因果、目的。

(3)復句的結構類型:復句。多個復合句。緊密復合句。

(4)復句應用中常見錯誤:意義上的小句之間缺乏聯(lián)系,結構混亂,層次不清,相關詞語應用不正確。

第六章修辭

1.修辭的本質。修辭和語境。修辭與語音、詞匯、語法的關系。修辭的作用和學習修辭的目的。

2.文字的訓練。意義訓練:提高觀察和認識事物的能力。力求用詞準確得體;力求配合得當,前后呼應,整體和諧;爭取色彩清晰。聲音訓練:強調音節(jié)的規(guī)則對稱,聲調的平仄,押韻的和諧,疊音的自然運用,雙音和疊韻的適當協(xié)調。

3.句型的選擇。根據(jù)不同語境的需要選擇句型。長句短句。整句和散句。主動句和被動句??隙ň浜头穸ň?。口語句型和書面語句型。

4.修辭格的使用。

(1)隱喻;明喻,隱喻,轉喻。

(2)類比:擬人,擬態(tài)。

(3)轉喻。轉喻的五種方式。

(4)耦合:直接耦合和間接耦合。

(5)夸張:膨脹、收縮、領先。

(6)雙關:諧音雙關和語義雙關。

(7)仿詞。

(8)諷刺。

(9)萬全。

(10)二元性:對抗、對立、流水。

(11)排比:句子排比,句子成分排比。

(12)分層:升序和降序。

(13)真實。

(14)環(huán)回。

(15)比較:兩個身體的比較,一個身體和兩個側面的比較。

(16)對比:正的對比。

(17)重復:連續(xù)地、間隔地重復。

(18)提問。

(19)問。

5.修辭格的綜合運用:兩者并用,兼而有之。

四、考試方式、時間、考試類型和分數(shù)

(一)本課程采用閉卷和筆試。

(二)考試時間為120分鐘。

(三)試題類型及分值(試卷總分為150分)。

1.試題類型主要有:名詞解釋題、填空空題、選擇題、判斷解釋題、問答題、改錯題、分析應用題等。

2.試題內(nèi)容及分數(shù)如下:緒論,約占總分的5%;聲音,約占總分的20%;單詞,約占總分的10%;詞匯量,約占總分的20%;語法,約占總分的35%;修辭約占總分的10%



湖南專升本最新資料領取

部分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轉載、學生投稿,如有侵權或對本站有任何意見、建議或者投訴,請聯(lián)系郵箱(1296178999@qq.com)反饋。 未經(jīng)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、復制或者建立鏡像, 如有違反,本站將追究法律責任!


本文標簽: 專升本江西專升本

上一篇:2021萍鄉(xiāng)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(綜合商務英語)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下一篇:2021萍鄉(xiāng)學院專升本考試大綱(綜合英語)

湖南3+2 統(tǒng)招專升本

一鍵查詢